随着避难所人口的增长,资源管理和设施布局将成为首要任务。电力、食物和水的生产必须与人口规模保持同步,建议优先扩建三连合并的资源生产房间,如核电站、净水厂和餐厅,以提升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。电力作为避难所运行的基础,需确保其储备量始终高于警戒线,避免因电力不足导致房间停摆。资源类房间应尽量安排对应高属性居民工作,例如S属性居民负责电厂,P属性居民负责水厂,A属性居民负责餐厅,以最大化生产效率。

人口增加会直接提升外部入侵事件的难度,因此防御体系的优化不容忽视。建议将第一层设计为防御缓冲区,布置小型房间并配备高伤害武器,使入侵者在突破大门后需要反复承受攻击。治疗针和抗辐宁的储备量需定期检查,确保在应对死爪或匪徒袭击时有足够的恢复手段。训练室应尽早投入使用,重点培养居民的E、A、P属性,高E属性居民在升级时可获得更多血量成长,而A和P属性则直接影响战斗中的攻击频率与暴击命中率。

合理规划建筑空间是维持避难所稳定的关键。电梯应从顶层垂直向下延伸,避免横向分散布局导致救援效率降低。居住区建议采用二联宿舍,既能满足人口上限需求,又能为其他功能房间预留空间。训练室、广播站等非生产性设施可集中布置在中层区域,减少灾害蔓延风险。灾害发生时,需及时从相邻房间调派人员处理,无人房间尽量采用菱形隔离布局,防止火灾或虫害快速扩散。

人口增长后需注意居民属性均衡发展。广播站招募的居民通常属性较差,可安排至训练室针对性提升关键属性。探索废土时应优先派遣高E属性居民,穿戴增加E属性的装备以减少辐射伤害,同时携带足量治疗针。L属性影响瓶盖获取概率,适合分配给资源生产房间或外出探索队伍。后期可通过工坊制造高品质装备,制作时选择对应属性高的居民以缩短时间。人口规模控制在80-100人较为合理,既能解锁必要建筑,又可避免因人口过多导致管理压力骤增。



